中国国家文物局与重庆长航春风船舶产业公司24日在北京签署合同,后者将于2013年底交付中国首艘排水量约860吨的水下考古船。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顾玉才在24日的签字典礼上表示,水下文化遗产具有很强的国家属性,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等方面施展着不可替换的作用。
中国领海、内水和管辖海疆内的大量水下文物一直面对被盗捞、破坏和非法贩卖的危险。面临日益严重的“沉船文物盗捞热”,中国现有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面对着严重挑战,因为没有专用船舶,基本仍以租用渔船为主,不仅安全难以保障,工作效率也非常低下,因此在专业步队建设与进步技术手段等方面亟待加强。
中国首艘水下考古工作船将由重庆长航春风船舶产业公司建造。该船将使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排水量约860吨,设计吃水约2.6米,全长约56米,船只具有良好的不乱性与适航性。其主要工作海疆为中国沿海(海况许可下,可至西沙海疆)。通过配置的专业设备,借助物探手段能够发现、确认、定位水下遗址;对水下遗址进行即时调查、探摸、测绘、影像记实、清理、考古发掘和提取等工作;开展出水文物的即时处理和保护工作;并且代表国家水下考古形象向公家有限开放和展示。按照工作计划,考古船的建造周期为14个月,将在2013年底交付文物部分,在完成相关测试、调校后投入到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