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藏和窑藏简介 |
2013-1-31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
①堆藏
秋冬由于气温下降,蔬菜的贮藏温度受气温影响容易下降。此时可把蔬菜堆集在地面,降温后,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持蔬菜适宜的贮存温度。所以堆藏一般宜在较温暖的地区使用,而且北方和南方方法上相差很大。北方堆藏后一般有较厚的覆盖层,以防止过低的气温而造成冻害。南方则利用较低气温散去蔬菜的呼吸热,以保持适宜的低温,仅有一层薄薄覆盖层。
镇江堆贮大白菜采用竹杆搭起三角棚,棚内用细竹杆分成数层。大白菜分2排排列在细竹杆的分层上,自底向上逐渐缩小,防止倾倒。每层大白菜中间留有通风道,每架能贮大白菜1000公斤左右,外盖芦苇席,以防风雨,天气骤寒时加盖稻草席以防寒风。场地设有排水沟,并有垫砖以防积水,棚口置用稻草门,寒流时放下,寒流过后,气温回升时敞开,气温较高时,可把稻草席除去,以降温。贮藏期约2个月。立春以后,气温回升不宜久贮。
②窖藏
窖藏在北方较普遍,南方也有使用,例如浙江的姜窖、江苏的甘薯窖等。
秋冬气温下降后,山于土壤导热系数小,降温较慢,越是土深,降温越慢,温度较恒定。采用一定土深,能够保温保湿,以恒定贮藏温度。
窖深随各地的气温和蔬菜的种类而定,一般说来,北方较深,南方较浅。例如萝卜,徐州窖深0.6米,北京窖深约1.1-1.2米,东北窖深约1.5米以上。
南方常采用姜窖和甘薯窖。生姜的适宜贮藏温度为15C,相对湿度为80-90%,甘薯也要求有较高的贮藏度,采用窖藏则利用土壤的导热系数较空气小,贮藏蔬菜产生的呼吸热和适当的通风三者关系来保持适当的温度。如覆盖的土层较薄,窖深太浅,或通风不当会引起冷害以至腐烂,俗称“走窖”。窖藏蔬菜的温湿度管理和冷藏库的温湿度管理原理差不多。 |
[发表/查看评论] |
 |
热门相关搜索词 |
|
|
|
|
|
图说冷链 |
|
更多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