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维持蔬菜和水果的质量并延长保质期,迅速将果蔬产品冷却到一个理想的储藏温度是非常重要。研究表明农产品的预冷将大大增加其保鲜期。如果缺少了预冷环节,很多常见的蔬菜水果都不能保质保量地提供给消费者。
低温仓储能减缓农作物的呼吸和酶分解速度,减少水分流失和萎蔫程度,减缓或消除农作物腐烂而产生的微生物滋长,减少乙烯产生,延长催熟时间,为营销环节争取更多的时间。农作物的正常代谢会产生热量,农作物本身也储存并吸收一定的热量。恰当的仓储条件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农作物产生、储存和吸收的热量。
农作物产生热量的多少取决于周围环境的温度。刚收割的农作物的温度与其最佳仓储温度之间的温差就是田间热的指标。快速将刚收割完的农作物的温度降到仓储温度的过程即为预冷过程,或称为消除田间热的过程。预冷过程中一般会消除88%的温差。额外的冷却以达到最佳的仓储温度则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能耗。
农作物预冷的方法有很多,具体选用哪种方法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该农作物能承受何种预冷方法?
2. 该农作物需要在多少时间内完成预冷以保证其质量和新鲜度。
3. 预冷方法的能耗多少?
4. 预冷方法是否需要专门的技工来完成?
5. 预冷设备的成本是多少?
6. 预冷现场有哪些设施?
农作物种植商通常会强烈建议或要求对农产品进行预冷。当农产品在批发商或零售商处销售时,种植商对农产品的储存和处理流程很难进行控制。如果农产品在供应链中发生腐坏,批发商和零售商就会责怪种植商。预冷环节能帮助种植商赢得更多的保鲜时间,减少其客户对其的抱怨。
任何预冷措施都需要好的管理方法来确保其成功有效实施。在农作物产业链始端,农作物温度是其日后产品质量和种植商利润最好的风向标。早上收割的农作物田间热比较少,因此要消除的热量也比较少,较少量的田间热意味着较低的预冷过程的能量消耗,更快速的降温,更快速达到最佳储存和运输温度。我们建议种植商应当在预冷过程中检测农作物的温度变化,这样能更高效的使用预冷设备。
摘自:冷链直通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