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沸点 临界温度 临界压强
丙烷 -42 96.7 41.9
正丁烷 -0.5 152 37.5
异丁烷 -11.7 135 36
正戊烷 36.1 196.5 33.3
异戊烷 27.9 187.3 33.4
丙烷 -47.8 91.6 45.5
1-丁烯 -6.3 146.4 39.7
2-戊烯 3.7 162.4 41.5
1-戊烯 30 191.6 40
2-戊烯 36 203 36
第三章 易燃液体
1、易挥发性
挥发性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空气温度、液体表面积、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例如:乙醚、乙醇、丙酮、二硫化碳等。
2、易燃性
易燃液体挥发后与空气形成可燃性混合物,这个混合物的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遇到明火才能爆炸燃烧,我们已知道德这个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浓度与温度有关。此时易燃气体与明火接触产生瞬间闪光,一闪即灭,故称闪点。闪点越低越危险。
当液体温度升高,超过闪点温度后,达到放出蒸汽量足以维持燃烧的温度,这个温度叫燃点,也称着火点。各国采用闪点作为衡量易燃气体的标准。
3、毒性
见下面ppt。
4、密度和溶解性
(1)密度。相对水的密度来衡量的。酒精的密度是0.79,苯的密度是0.88
(2)溶解性。易燃液体对于水的的溶解性是仓储人员必须掌握的知识。某些易燃液体能溶于水的在燃烧的时候可用水扑救。不溶于水的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绝对禁止用水来扑救。对于密度大于水的液体考虑到水能够覆盖其表面,可用水扑救。
5、电阻率大容易积聚静电
槽罐车装载运输时,灌装速度过快容易产生静电,因此采用导电橡胶管道,罐车也必须配有除静电装置。灌装管道最好插到桶底或罐底。桶或罐要接地,避免金属碰撞摩擦发出火星。
UN号 运输专用名称 UN号 运输专用名称
2480 异氰酸甲酯 2493 六亚甲基亚胺
1244 甲基肼 2334 3-氨基丙烯
1163 1,1-二甲基肼 1194 亚硝酸乙酯
2382 1,2-二甲基肼 1143 2-丁烯醛
2029 无水肼 1098 乙烯甲醇
2404 丙腈 2929 丙烯醇
2411 丁腈 1239 氯甲基甲醚
2284 异丁腈 1251 丁烯酮
1093 丙烯腈 1238 氯甲酸甲酯
3079 甲基丙烯腈 1182 氯甲酸乙酯
2378 2-(二甲胺基)乙腈 2929 3,4-二甲基吡啶
1921 丙撑亚胺 2381 二硫化二甲基
1092 丙烯醛
易燃液体定义以及衡量标准
凡闪点小于60.5℃(开杯闪点65.6 ℃)的液体、溶液、乳状液、悬浮液都是易燃液体。
一、易燃液体灌装时的膨胀余位
液体物质的膨胀体积可以用下列公式计算:
△V=V1*(T2-T1)*B
T1——灌装时的温度
T2——运输途中可能遇到的温度
V1——T1时的体积
△V——膨胀体积
B——膨胀系数
一般液体是灌装在53加仑的桶内约200.6L
膨胀余位一般用体积的百分比来计算,用A表示:
A=△V/V1=(T2-T1)*B
我国规定膨胀余位为5%。
二、常见的几种易燃液体
1、乙醇沸点79 ℃,蒸气密度1.59,闪点13 ℃,爆炸极限3.3%-19%
2、苯密度0.88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扑救
3、二硫碳沸点46 ℃,不溶于水,闪点-30 ℃,爆炸极限1%-44%。蒸气密度2.6,剧毒
4、汽油闪点-45 ℃—— -23 ℃挥发性极强,密度小,不溶于水。
5、乙醚极易着火,密度0.7135,沸点34.5 ℃难溶于水,闪点-40 ℃,爆炸极限1.85%-36.5%
6、涂料油漆类。7、含有机溶剂的制品。8、液态退敏的爆炸品。
第四章 易燃固体、易自燃或遇水易燃物品
燃烧的条件:燃料、助燃剂、热量。
页次:3/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