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火工品及引信
引信包括发火和保险两部分。爆炸的过程:击针冲击火冒,火焰能量引爆管产生爆轰波,此波再引爆传爆管药柱而产生较大的爆轰波使整个弹丸爆炸。
三、弹类
四、硝化棉(硝化纤维素)
硝化棉是硝化纤维素的误称。由纤维素与硝酸——硫酸混合酸经酯化反应而制得。
五、烟花爆竹
(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钡等)与可燃物质(木炭、硫酸、赤磷、镁粉、铝粉等)再加以色剂(如钠锶钡盐、铜盐等)、粘合剂(酚醛树脂、虫胶、松香、浆糊)为主题的物质。
第二章 压缩、液化或加压溶解气体
一、气体的物理性质
气体作用在器壁上的压力叫做压强。气体的压强常用标准大气压或毫米水银柱或千帕斯卡(kpa)做单位:1个标准大气压=760mmHg=0.1Mpa。压力计量表在大气压强下工作,当表压读书为“0”时,大气压力为101kpa。所以测量环境的实际压力为表压读数加101kpa。
一般常用摄氏温度,在研究气体时,我们把-273.15℃作为零度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绝对温度)用符号T表示,单位是K。T=t+273.15,t为摄氏温度。
1、气体的液化
物质的三态是可以转变的,物质所处的状态和温度、压强有关。分子在聚集成物体时,由于分子与分子之间的距离和作用力大小不同,而形成的气体、液体、固体。任何气体都可以压缩,处于压缩状态下的气体叫做压缩气体。在对气体压缩的同时进行降温,压缩气体就会转化为液体。气体转化为液体的过程叫做液化。经加压降温后成为液态的而在常压下是气态的物质叫做液化气体。
气体只有在将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再增加压强才能被液化。若温度高于此值,则无论怎样增大压强都不能使气体液化。这个温度叫做临界温度。临界温度是加压使气体液化所允许的最高温度。不同的物质,临界温度不同。
气体在临界温度时,还需要一定的压强才能被液化。
(1)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所需要的最小压强叫做临界压强,习惯称为临界压力。
(2)当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时,温度越低所需的压强越比临界压强低。
(3)通常使用和储运的气体都在常温下进行,而且灌装气体的容器不绝热,即容器内外的温度是一样的。因而临界温度低于常温的气体是压缩气体,临界温度高于常温的气体是液化气体。
(4)临界温度高的气体容易液化,容器内压力一般不超过50个大气压,临界温度低的气体,为了能在容器里多储存些,往往需要施加很大压力。如氧气瓶的内容压力为150个大气压。
(几种常见的气体相关数据在作成表格,,传不上来)
2.2类不燃气体。这类气体泄漏时,遇明火不燃。直接吸入体内无毒、无刺激、无腐蚀性,但高浓度时有窒息作用。不燃是相对的,有些气体在高温下遇到明火会燃烧。不燃气体主要是惰性气体和氟氯烷类的制冷剂和灭火剂。
氧气、压缩空气、一氧化碳等本身不可燃,但他们有强烈的氧化作用,可以帮助燃烧,称之为助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实际是气体状态的氧化剂,它比液态或固态的氧化剂具有更强烈的氧化作用。所以储运助燃气体要遵守储运第5大类危险货物——氧化剂的各项要求和规定。
2.3类有毒气体。LC50的数值小于等于5000ml/m3(ppm)。其储运的注意事项也必须遵守毒害品的有关规定。主要的有毒气体有液氯、氰、光气、溴甲烷、二氧化碳、液氨等。其中储运量最大的是液氨、液氯、二氧化硫。具有两种以上危险性的气体或气体混合物,危险性先后顺序为:2.3类优先于2.1类,2.1类优先于2.2类。
三、几种常见的气体
1、氧气:储瓶不得与油脂配装,不得用油布覆盖;储运氧气钢瓶的仓库、车间、集装箱不得有残留的油脂;操作人员不得穿戴有油污的工作服和手套。
2、氢气:工业氢气通过食盐水的电解取得,氢气、氧气、氯气的运输占气体储运的极大部分。有极强的还原性。
3、液氯:很活泼有极强的氧化性。
4、氨气: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显碱性,可以作为氢氧化铵,属于腐蚀物品。氨水的含量一般在20%以下。含量大于20%的,需要加压才能溶解,所以含氨量大于20%的氨的水溶液是作为溶解气体运输的。氨气和氯气剧烈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氮气。
5、乙炔(溶于丙酮)
乙炔俗名电石气。电石潮解后放出的气体既是乙炔。1体积丙酮在常压下可溶解25体积的乙炔,在12个大气压可溶解30体积的乙炔。乙炔钢瓶内填充有活性炭、木炭、石棉或硅藻的多孔材料,再将丙酮注入,然后通入乙炔使溶解于丙酮中,直至在15℃时达到15.5个大气压。
6、石油气
石油气是气态烃的混合物。
7、气溶胶和气溶胶喷雾器。分类:达到易燃气体标准的的属于2.1类;达不到易燃气体标准的属于2.2类;用有毒气体,或者毒性或腐蚀性达到I级标准的固体或者液体作内容物的气溶胶禁止航空运输。
页次:2/5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