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冷源,无论是水产品原料或其制成品的保鲜、生产加工等都是在低温下进行的。迄今为止,制冷被认为是各种贮藏加工方法中保质保鲜的最好方法,而冷库是利用冷冻冷藏技术最集中的地方,在水产品冷加工及贮藏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北部湾是中国南疆一块神奇而美丽的地方,它地处亚热带,水产品生长环境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尤其盛产对虾和罗非鱼,水产行业的发展空间十分广阔。目前,北部湾地区水产冷库已初具规模,冷冻冷藏的水产品种类繁多,有鱼类、甲壳类、贝壳类等,产品畅销海内外,为北部湾地区经济的繁荣和水产加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认真分析研究北部湾地区水产品冷冻冷藏技术发展现状,探索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对于加快北部湾地区水产品加工现代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北部湾地区水产冷库及其冷冻冷藏技术发展
北部湾地区水产冷库及其冷冻冷藏技术的发展具有我国水产品冷加工技术发展的共同特征,主要体现在冷库建筑形式和规模、冷冻冷藏技术、制冷设备及系统和冷链物流功能等方面。
1 1 冷库规模和建筑形式的变化
就北部湾地区而言,有近半冷库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国家投资建设,如北海渔业公司冷冻厂、北海外贸冷冻厂等。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现在,一些个体户、集体也开始投资冷库。北海出口加工区、北海工业园区、北海侨港冷冻站等水产冷库纷纷由私人投资建厂。
目前,不论冷库规模大小或功能如何,多按土建工程的模式建造,而发达国家于20世纪60年代就采用了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防潮防水性能的预制装配式冷库,组合灵活,安装方便。
1 2水产品冷冻冷藏技术的变化
水产品冷冻冷藏技术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北部湾地区水产冷库冷冻冷藏技术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水产品的加工程度和冷加工设备的变化。
以往水产品的冷加工基本上原条初级加工,即经过清洗、分拣,送入急冻库房降温后,包装入库冷藏。这种生产模式的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不高。随着冷加工设备的引进和冷冻冷藏技术的提高,水产品从大冻块向小冻块,冻块向冻条、单冻方向转变。
以北海市典型的罗非鱼和对虾冷加工为例。目前,北海市罗非鱼基本上加工成鱼片,对虾的冷加工有蒸熟虾、冻整虾、冻虾仁等,可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如美国人偏爱罗非鱼片,日本人则对冻整虾情有独钟。对于冻整虾的冷加工技术,现在普遍采用单体速冻机。流态化速冻机采用两段输送带传送。整虾首先进入第一区段快速冷却,即表层冷却至冰点温度;接着进入第二区段,在理想的流化床下进行深层冻结。两段网带分别调速,同时系统配置高压离心风机,保证冻品在最佳条件下冻结,无损伤,不粘连。其它的如隧道式单体速冻机或螺旋式单体速冻机,都能用来冷加工整虾、虾仁、罗非鱼片等。根据速冻品种、规格,改变网带走速,可以调整冻品冻结时间,达到出冻时温度要求。冻结完毕后,产品过称、打包、入库冷藏。
1.3制冷设备及系统的变化
1 .3.1 制冷设备的变化
活塞式制冷压缩机曾经是北部湾地区乃至国内所有冷库的首选。在国家倡导节能减排的大环境下,近年来广西北部湾新建的冷库多为自带经济器的、内容积比可调的单级或单机双级螺杆机组,采用PLC触屏自动控制技术。油分离器采用三级油分系统和高效分子筛,确保机组低油耗。油冷却器采用热虹吸氨冷式,螺杆机采用强制供油和压差供油相结合的润滑系统,使压缩机运行平稳。
另外,因蒸发式冷凝器的节水、节电等优点,立式或卧式壳管式冷凝器逐渐被蒸发式冷凝器所取代。如北海市规定所有大型冷库必须于2009年初淘汰原有水冷壳管式冷凝器,采用蒸发式冷凝器,否则禁止生产。原来仅在急冻库房完成的冻结加工,现在用引进的机电一体化的成套冻结装置能更快更好地完成,而且使用方便,摆放灵活。库房冷却排管也由于冷风机制冷剂充注量小,换热效率高,易除霜,造价低逐渐被其取代。因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闭孔率高,绝热性能好,低温下尺寸稳定性好,不收缩,现在普遍用于低温容器和管道的隔热。传统的铸铁阀门也被轻巧的锻钢或钢制阀门所代替。
1.3.2制冷系统的变化
制冷系统的典型变化之一体现在蒸发系统的增加。北部湾地区大、中型冷库几乎都引进了成套速冻装置,在原-33℃急冻系统基础上制冷机房增加了40℃用于单体速冻的蒸发系统。
同时,节能意识也体现在广西北部湾冷库制冷系统的改进上。因冷库属于耗能大户,在多系统冷库机房中,普遍采用吸气管道旁增设切换阀与相应的低压循环桶相连(如图1)。

这样,双级运行时,先启动单级压缩,当蒸发压力降下来后,其压缩比大干8时,再启动双级运行,即是在同一系统中先用单级降温后再用双级运行。这些与往常用的单、双级系统各自独立配置的方法明显不同,既简化了系统又节省了能量。而且,并联压缩机组能根据冷负荷变化调整运行的机组数,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