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复合型产业,近几年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社会物流需求持续、高速增长,物流业增加值稳步上升,社会物流总成本趋于平稳。据统计,2004年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超过了3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30%。我国物流市场规模巨大,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仍然过高,社会物流整体效益差。并且长期以来,我国的物流管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一直被忽视,2001年我国物流成本与GDP比高达20%,比美国高出一倍左右,说明我国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很低。由于管理体制改革的落后,我国企业物流的发展仍然处于小、多、散、弱的状态,普遍存在经营分散、功能单一、自动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物流企业横向联合薄弱,物流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不尽如人意等问题,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的需要。
同时从我国制药行业的现状来看,整个制药行业处于一小二多三低的局面:生产企业规模和产业规模小;企业数量多、产品低水平重复多;企业管理水平低、生产能力低、效益低。并且目前医药行业剧烈动荡,针对医药领域存在的诸多痼疾,国家掀起了一轮又一轮政策风暴,使制药企业利润空间越来越小。与此同时,原材料、能源、人力资源、终端推广、广告成本不断上涨,药价持续走低,医药工业的利润水平急剧下滑。中国制药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所以第三利润源物流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物流管理
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相当多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产、供、销一体化仓储、运输一条龙的经营组织方式,物流活动主要依靠企业内部组织的自我服务完成,使采购、仓储和配送职能未能进行充分整合,无法实行一体化的内部供应链管理,不利于社会化专业分工。这种分散的、低水平的管理活动必然会导致物流成本责任主体不清,物流管理效益难以凸现。
而制药企业在物流管理观念和意识方面存在的问题更是凸显。物流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对物流管理不够重视,对物流管理及物流系统的概念和内容等了解不够,仅认为物流只是采购、储存、发货等一系列的单个活动,缺乏系统规范的物流管理能力,对供应链管理在物流成本中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产品、原料过期较多,报废严重,市场需要的产品供应不及时,产成品库存多,造成生产成本高,资金严重缺乏。制药企业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处理近效期产品的现象,其原因就是对市场预测不准,使得企业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也影响了企业的形象,直接影响了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2、物流管理设施
企业物流的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善。旧的仓储设施,功能单一,设备陈旧,作业效率较低,作业质量不高。由于物流基础设施和装备水平低,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致使产品在运输、装卸、仓储环节中难以实现一体化、全过程的流动。加之目前在物流管理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和普及程度还不高,没有形成系统,更没有形成网络,同时也缺乏对EDI、个人电脑、人工智能/专家系统、通信、条形码、扫描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物流作业自动化水平低。
由于没有信息技术的支持,物流信息本身也被分割在不同环节和不同职能部门之中。信息分散、信息处理能力低,其结果是上下游生产之间以供应链为基础的物流流程优化和物流功能整合无法开展,造成物流活动的重复操作,准确性差、应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难以形成等,影响了企业的物流效率,增加了物流开支和资源占用。
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目前企业对物流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依然有待进一步提高。专业物流管理软件目前多数尚处于较小状态,对企业物流管理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物流自动化水平低的现实影响了物流信息与管理信息的有效结合。
对于制药企业来说,产品的追溯性是相当重要的。这要求从进厂的每一批原料开始,就应建立完整的信息记录,事实上也是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然而,许多制药企业对此并不重视,往往只关心检验结果,而忽视了过程。同时企业实施信息化改造时,还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生产各环节流向,有效系统地设计流程,这些都是对于物流的有效管理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3、企业内部物流管理及制度
我国制药企业由于长期对物流系统管理不重视,内部物流管理缺乏系统化,内部物流管理混乱,盲目生产,导致市场竞争能力差。不同批次的产品质量波动大,内部记录不规范,不完整。当产品检验的结果发现有问题时,无法准确地知道产生的原因。因售后的跟踪服务流向不清晰和追踪不够或无法追踪,当产品因质量问题须从市场召回时,却不清楚该批货究竟在那里。
4、企业物流管理人才第三章一般制药企业物流现状及特点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及世界制造中心逐步形成,全球采购与全球销售将形成庞大的国际物流系统,企业需要的是精通进出口贸易、海关业务、电子商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国际法的复合型物流人才。但是与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地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其发展速度相比,我国的物流教育和人才培养相对滞后,不仅数量不够,而且结构单一,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特别是综合性物流人才奇缺,已对我国物流业现代化建设形成制约。同时因制药企业对物流管理的认识不够,对物流人才的不重视,更加导致了制药企业的物流人才匮乏。
5、系统控制观
对于从采购环节供应商到市场的产业链系统没有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手段,没有把内部物流和外部物流作为企业整体的物流系统进行管理。如忽视对供应商的管理,导致供应的原料质量不稳定。许多企业仍重视检验结果,而忽视过程。对采购的原料,往往检验结果合格了,就认为可以了,很少实施对供应商的管理和形成战略联盟的制衡机制及长效机制,形成了在供应链管理上的断层和产品质量隐患,由此会产生断货、因品质带来的换货及仓储等一系列的物流成本升高的问题。这种情形既影响了质量的过程控制,又违背物流的系统观控制,易造成采购环节物流成本的增高及失控状况的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