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青岛财经网
3月15日,全市“菜篮子”暨“三绿工程”工作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召开。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截至目前,我市30亩以上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7家、大中型超市110余家、农贸市场84家、标准化农家店4600多处、“放心肉“专卖店800个,部分重点农贸市场现代化物流功能凸显,我市城乡一体化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此外,市政府与各区、市政府签订了2011年“菜篮子”暨“三绿工程”、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目标责任书。将通过四个方面的努力推动我市“菜篮子”及“三绿工程”继续快速发展。
我市“菜篮子”成效显著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市“菜篮子”和“三绿工程”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市蔬菜、水产品、肉类和禽蛋产量分别达到了670万、115万、56万和19万吨;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和畜禽标准化养殖比重分别比2005年提高了40%和10%,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等认证达到417个。
截至目前,我市占地30亩以上的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达到37家,城阳、抚顺路、华中、平度南村、莱西东庄头等重点市场基本具备了整理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价格形成等现代化物流功能,年交易农副产品335万吨、交易额61亿元,交易市场辐射国内20多个省市。岛城建设发展大中型超市110余家、农贸市场84家、标准化农家店4600多处、“放心肉“专卖店800个,我市城乡一体化流通格局初步形成。
农贸市场调控机制及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据了解,我市年度肉菜商品储备量高达1.45万吨,与河北、山东潍坊等主产区深度合作,使市区菜、肉、蛋商品日均上市量保持在2000吨、100吨和200吨以上。 2010年,我市214个监测单位年度抽检蔬菜、猪肉88万批次,协议销毁不合格蔬菜4.8吨,无害化处理病猪5500头,通过深入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生猪定点屠宰和入市备案管理,我市入选了国家首批肉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城市。
“三绿工程”深入开展
通过“三绿工程”的深入开展,我市累计发展农副产品绿色市场107家,办理“菜篮子工程配送车”485辆;发展集团消费“阳光食品工程”单位273家、覆盖54万消费人群;“绿色消费社区”市内四区创建率100%,全市达到了522个,覆盖居民136万户。我市由此荣获“三绿工程样板城市”称号。
抽检肉菜样品65万批次以上
记者从会议现场获悉,为了更好地推动2011年“菜篮子”工程和“三绿工程”发展,我市将以市场保供稳价、商品质量保障、“三绿工程”深化发展及“菜篮子”工作机制等为工作重点。严格落实17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最低保有量制度,年内培育新建20个200亩以上的设施蔬菜小区。安排2.25万吨“菜篮子”储备量,加快农超对接、农农对接及农校对接等产销衔接发展,农超对接配送规模将增加10%、达到4.2亿元以上,零售市场、集团消费单位的直供比重由25%提高至35%。
在商品质量保障方面,我市抽检蔬菜、猪肉样品将达到65万批次以上。重点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的建设,8月底前在试点批零单位和集团消费单位建成运行,3年内将覆盖面扩至市区全部零售市场。此外,全市生猪屠宰厂点总数将压减至42处以内,并全面推行入市备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