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WHY:原材料为什么“装了GPS”
陈镇是本次大运会的品控总监,他有着奥运会、亚运会等大型赛事的丰富经验。他告诉记者,本届大运会对于食品原材料的甄选,标准极高,要经过20项精确检测才能最终选用。本届大运会的食品将涉及到奶类、油类、水果类等700多种品项,供应商都将从政府严格审批的供应企业名单中筛选,选择后还要经过进一步严格抽检。
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加强对原材料添加剂、重金属含量、过敏源、兴奋剂的检疫检测。陈镇解释到,“比如一棵青菜的成长,在它还在农田里时,用来浇灌土壤的水,PH值是多少,都是有着严格标准的。施的肥料怎样?如何防四害?有多少农药残留物,等等,这些都有相应的细则标准。这样,含有类似瘦肉精或其他有损身体健康的有毒原材料,将在源头上被剔除出去。”
为了确保各类原材料在发现问题后有源可溯,相关机构已建构了溯源、溯证机制。一旦出现问题,只要在系统中查询,马上就能得知该项原材料的来源和所有相关信息。也就是说,大运会食品的原材料仿佛被安装了GPS,从哪里来,到哪里去,都将一目了然。
WHAT:冷链技术是什么
原材料的把关只是第一步,这之后的仓储和物流更为讲究。陈镇说,温度的波动是引起食品品质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假如对温度的控制不够准确的话,会带来许多风险。除了产品的组织结构、颜色、口感等会发生改变外,还会造成微生物的繁殖,这是更致命的。为了确保采购的原材料品质的优良性和食用的安全性,从仓储到物流都将采用冷链技术。
比如,对于水果蔬菜等的储存和物流温度将控制在8℃以下,而对于肉类等一些冻品的要求会更高,必须保证在-18℃以下。不同的原材料将选用不同的温度进行管理。冷链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对于在装卸过程中可能造成的冷链断裂的现象,也将会被工作人员控制在最小的影响范围之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