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目前我们冷机和厢体的基本材料的制造,厢体的加工和底盘这一块,基本上仍然处于一个脱离化或半脱离状态。很多改装厂承担了底盘的设计来满足客户一些专业化的需求。同时,他也要设计专业化的厢体,也就是说我们在底盘专业化设计和厢体专业化方面没有形成全球的商业模式和开发模式。
下面是冷链运输行业需求一个简要的理解:
作为汽车行业依赖高速公路网络,这个网络在区域的发展和全国的发展,必然会推动门对门的运输需求拉动。因为在欧洲不管是传统的机械行业,还是电子行业,还是类似医疗和物流行业,在欧洲已经发展到一个门对门运输,使原材料直接上门,在大的生产车间里面,那种单挂车直接把后面的仓门打开对着生产线,正在进行生产,效率非常高。
国内目前在浙江有些服装厂现在已经应用了这种模式,以及具备一定的成型,其他行业可能不是很了解。对这一类,比如说像果品、奶制品、海鲜类基本上要通过国内的干线运输车辆实现。大型需求主要体现在冷藏箱专运设备这一块。在底盘这一块,目前我们在大力发展,10升以上发动机大排量的发动技术,同时也在发展低油耗长途车辆。因为长途行使的话,油耗成本非常难控制,企业需要有一个油耗比较低的车辆来保证上千公里的往返,或者2400公里的往返的理想油耗水平。
在区域经济运输里面,我们大力发展7到9升机排量的为基础车型的车型,主要是6×2和8×4这类的车上。
冷链运输车辆需求——市内配送车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新农村的建设,国家在基础建设方面首先推动两块:
(1)医疗保健制度,这块对药品的推动非常直接。现在很多药品逐渐从颗粒变成了剂状,或者疫苗的这种运输和需求。
(2)食品。食品方面,我们一直在关注两类:第一类是城市集中性的大型活动。第二类是连锁店,门超对接这种对车辆的需求。这类车型涉及到我们国家对城市车辆管制的影响,目前我们国家对城市车辆进城是有管理的,而且这个影响非常大。所以,现在对这一块的产品也在不断地推动,使产品技术更加适应,第一是适应社会的管理需求,第二是适应运输需求。
竞争力发展方向,事实上在我们行业,我们认为一个最主要的变化是对这个行业竞争力的转型,商业模式转变以后,首先是品种。目前品种比较多,竞争力不强,向品种的专业化方向发展。还有一个就是品牌力强的企业,就逐渐出现非常大的影响。还有一个就是品牌的价格,现在在底盘这块也是按照这个方向在发展。
目前我们在做的工作里面,包括整车开发方向在不断地推动以下两个方面:(1)底盘上装一体化开发(2)平台共享柔性化生产。可能大家会想到,类似国内比较领先的一些企业都在推动平台化、各地分工协作的模式。
在底盘技术这方面,我们围绕“十二五”一个绿色的创新,再发展一些环保、质量、经济方面的技术,这里有电子技术、上装技术、信息技术,包括底盘技术目前大量开始应用,以电子技术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能。底盘采用电子技术也可以有利于专业化的发展需求。
商品性:利用率与盈利率;失效性与赔偿率,投资成本的关注,也促使我们在产品技术方面怎样更好实现更优化的成本和更高质量的设计。
用户成本收益分析示例图。这是我们目前开发的模式,目前东风用用的是CtoC,东风这几年在各个体系和环节都在推动以客户为主力,技术方面也在做转变。
技术特征定义示例图。通过这个示例图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对仓储、冷链、物流和公共运输方面怎样把我们的产品质量提升。我们以整车集成传感技术到整车无线通讯技术连接,来实现把传统的简单的GPS技术升级为信息化技术。
现状和未来的发展空间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最后,我们需要更深入地理解我们所服务的行业,从而变得更专业。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页次:3/3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