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代表,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三届中美冷链物流会议。前两届我们是从法规和标准入手,今年有了一个新的进展,全方位地来推进这件事情。这样一个会议,我想可能要去考虑两个背景,一个就是“十二五”规划刚刚启动。在“十二五”规划中,一个主题思想就是要牺牲一些速度,去换取我们所需要的结构调整、扩大内需、转变增长方式、科学发展观、扩大民生等方面的一些政策。所以,我们有放弃的部分,也有争取的部分,这是“十二五”思想的一个重要的体现。那么在产业这方面,我们是重点要发展这些传统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升级。在这里,专业物流是大有用武之地,所以应该说“十二五”期间,是冷链这种专业或者产业物流有巨大发展空间的时期。大家都已经感受到了,现在最热的两个专业,一个是电子商务,一个是冷链。
第二个背景大家也看到了,近期央视接连报道了物流顽症,多年的物流顽症。这件事在物流界或者在整个社会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我相信对这件事情会有一个外部环境的改善,有所促动,有所推进。但是我想这件事情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可能会引起我们的深思。因为在采访中,各种层面的人都讲了话,有受害的、也有受益的,有学者,也有第三方的。大家也看到,要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涉及到非常多的层面和矛盾。那么它的意义在哪呢?它的意义在于我们要坐下来,认真地深思,认真地分析,在这个报道里面,把很多关系梳理清楚了,把一些重要的问题聚焦出来了,那么我想冷链的会议也应该是这样。今天的会议从标准层面、法规层面能够扩展到整个冷链物流的产业,也是希望我们大家坐下来,业内的、业外的,新朋友、老朋友去认认真真地思考,认认真真探索,怎么样来梳理我们的矛盾,究竟有哪些问题?而不是泛泛地谈,我们从理念上,从观念上,从宣传角度来讲,可能远远不够了。所以我也是非常希望冷链会议能够从第三届开始,能够真正深入到产业层面的各个方面,来踏踏实实地往前推进。
所以,今天要做的一个发言,抛砖引玉,我想谈谈我对发展冷链的三条主线的一个看法。第一条主线当然还是政府驱动。政府是从法规、监管角度有一些新的措施,而且也应该看到,这次冷链发展能够进入一个高潮,确实是从问题开始的,从政府的监管、食品安全这些问题开始的。那么这里面,可能有这么几方面的事情,第一方面是法规,食品安全法、食品质量法、农产品质量法等等,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等,所有这些立法,得到了重申,得到了完善,得到了补充,还会有一些新的规定可能会出来。所以在立法上是大大加强了我们冷链推动的基础。其次是在责任上,国家专门成立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由李克强副总理担任一把手,相关的部委非常多。也确定了地方政府问责制,食品安全或者食品的质量问题,是由市长、省长来负责的。而且出了问题,不仅仅是行政问题,甚至可能是法律问题,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加大了信息公开、舆论监督,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问题是媒体、舆论报道出来的,来推动的。再一个方面就是政府在监管流程上,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越来越朝着食品整个链条的全程监管,要求在这个流程中,责任清晰,可溯源。当然这个过程是逐步逐步去深化,逐步去扩展。可能首先是从药品和一些主要的规模化生产的食品,然后再逐渐逐渐扩展。
那么在监管过程中是采用了很多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措施、技术。在行政监管部门中,做了明确的规定,很多地方都做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提出来卫生部是总牵头的食品安全,在各个领域里面,分别是农业部、工商、商务部、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等这些责任。然后又通过民政监督、举报制度来解决执行难的问题。信息化的技术来改进监管方式,尽量地少依赖于人工干预,采取信息化的技术。像这样一些监管流程我们都会看到在“十二五”不断地会有新措施出台。这个方面应该说是行政驱动。就是政府保护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或者产品质量的这种要求,从这个角度出发,去推动物流的发展方向。这只是一个方面,就是行政驱动方面。那么行政驱动要能够落实的话,必须要跟产业驱动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按照国家的法律去做,按照政府监管的要求去做,企业会得到商业回报,把这两个关系结合起来,这件事才能够持久,才能够落实。否则的话,一定会出现不是行政监管的成本过高,就是行政监管无法落实,就不能持久。
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着一个更大的课题,就是如何从产业驱动去寻求商业机会,这个机会究竟在哪?这个机会我想应该是属于产业本身,任何一个产业,它在发展过程中都要遵守一个基本规律,就是集约化,所有的进步都在集约化中形成。比如说遵纪守法,靠谁呢?靠集约化。因为集约化的企业违法的成本是极高的,没有集约化小企业的违法成本是极低。所以集约化以后,大企业、龙头企业会控制中小企业的这种违规、不规范的程度。再比如说信息化、标准化,乃至于我们今天讲的低碳环保这样一些先进的理念,实际上都是龙头企业在推进。所以任何一个产业的进步,集约化是第一规律,最基本的规律。由这个规律去带动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社会公德,所有这些方面都是在集约化过程中推进的。所以必须遵循这个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就是有步骤地去促进,或者创造一些环境,为食品产业链打造集约化的形成去提供方便。
那我们的集约化大概是什么样一个情况呢?这个链条中,会涉及到农业、加工制造、分销等,这个链条现在都在集约,农业也在集约,加工制造业在集约,销售连锁化也在集约,这都是我们看得到的。每一个集约化过程中,都是在朝着上下游去延伸。下游的市场、客户怎么去控制,怎么去吸引,保持客户的忠诚度。上游资源、采购怎么去掌管。所以在集约化过程中,一定是一个链条的集约。那么我们现在看到,这三个环节在博弈,在整个食品产业链中,可能农业是链主,也可能是制造业、加工业是链主,也可能是分销,也可能三个并存,大家在竞争中去合作。但是说物流是链主,目前来看难度比较大。那物流的机会在哪呢?帮助这三家把这个链条做起来,使这个链条能够成型。成型的过程中,物流商不仅仅是为了降低物流成本,在产业链的建设过程中,成本固然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最主要的。有的时候,链主为了控制上下游,击败竞争对手,也许会不惜代价,不惜成本,要掌握这个资源,掌握这个市场。所以这种链条的控制,是一个工具。就是说,物流的服务有可能是这个链条打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工具,一个重要的环节,来为可能的链主去服务。这几个观点,我刚才已经讲到了,就是在这个链条打造过程中,可能有多个驱动者,有农业,有加工业,有分销业,都可能成为这个链条打造的驱动者,原始动力。
页次:1/2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