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注册] [会员登录] [忘记密码] [发布信息] 中国冷链物流网 我们的服务 中国冷链物流网 会员中心  中国冷链物流网 帮助中心
中国冷链物流网
中国冷链物流网
冷链商城 物流学院 冷链学院 网络营销
物流工具 智能物流 能源物流 花卉物流
市场行情 冷链新闻 物流财经
冷链产业 物流资讯 物流法规
冷冻水产品 冷冻食品 制冷频道
农产品频道 冷库频道 展会频道
中国冷链物流网
首 页
冷链供求 冷链产品 冷链企业 冷藏运输 冷库出租 冷藏物流 物流加盟 冻品交易 制冷设备 物流招聘 物流论坛 物流博客
 
热门关键字: 运输 仓储 RFID 冷库 保鲜 冷藏 制冷 冰柜 托盘 叉车 冷藏车 空调 温控..
资讯中心 >>分类信息 >> 行业调研 >>正文
农产品物流与冷链物流的价值取向
2011-12-22 中国冷链物流网(www.cclcn.com)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 丁俊发研究员

讲三个问题: 
    一、农业物流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其内含 
    二、对当前中国冷链物流的基本估价 
    三、中国发展冷链物流的六大任务 
    一、农业物流的重大战略意义及其内含 
    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发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高度重视农业物流,明确提出:“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又提出“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流设施,提高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比例,支持发展农资和农村消费品物流配送中心。”并明确“农产品冷链”要制订专项规划。 
    中国已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既是一个工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要制造业、商贸业的物流先行,工业、农业物流并重。没有农业物流的现代化,谈不上中国物流业的现代化。落后的农业物流不仅拖了物流业发展的整体速度,也严重阻碍了现代农业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2007年4月16日,我在《经济日报》上发表了“大力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提出农业物流的四大内含: 
    第一,满足农业生产资料需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物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农机具、水利灌溉、饲料,也包括钢材、水泥、柴油、农用车等等。 
    第二,满足全国人民消费需求的农产品物流与为了实现农产品总量供需平衡而进行的进出口物流。
    第三,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再生产需要形成的生活消费品物流。 
    第四,为推进循环经济与建设节约型社会需要而形成的可再生资源的回收物流。 
    农业物流有四大特点: 
    第一,物流量特别多 
    第二,物流难度大 
    第三,物流时空要求高 
    第四,是一个城乡双向物流系统 
    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新农村建设,工业反哺农业的推进以及农民生活逐步迈入小康社会,这使农业物流的发展正当其时,我深信,经过10-20年的发展,农业物流将有一个新的面貌。 
    二、对中国当前冷链物流的基本估价 
    冷链物流是指易腐变质食品从产地采购开始,经过产品加工、储藏、运输、配送、销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低温环境下的特殊供应链系统。目前有三类产品必须经过冷链,一是生鲜农产品,如蔬菜、水果、肉禽蛋、水产品、花卉等;二是加工食品,如速冻食品、熟食制品、奶制品、冷饮制品等;三是药品等特种商品。我下面讲的主要是前二种: 
    (一)取得的成绩 
    (1)发展速度快。
    由于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已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从生活数量的追求向生活质量的追求转变,特别是食品安全已越来越引起全民的关注,所以冷链物流很快提上了议事日程,2000年至2008年,中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市场规模以年均26%速度增长,2008年已达1.35万亿元。据仲量联行测算,2008年中国人均冷冻食品消费量为3.47公斤,比2002年提高70%。据科尔尼预测,未来10年中国冷藏车与冷库平均增长量为28%和30%。 
    (2)政府高度重视,加快立法与规划。 
    政府已制定粮食物流规划,正制定冷链物流专项规划,为了贯彻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发布)、《生猪屠宰管理条例》(2008年8月1日施行)、《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商务部、农业部等9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强猪肉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制定了“鲜冻肉运输条件”、“肉与肉品物流规范”等国家标准,“速冻米面食品”、“初级生鲜食品配送操作规范”等行业标准。商务部正制定“放心菜”、“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意见。国家工商总局出台了“食品流通许可证管理办法”和“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3)生产商、物流商、经销商开始联手打造冷链物流链。
    目前中国农副产品冷链物流的运作模式大体分为四类:一是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营运商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二是以大型连锁超市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三是以食品加工企业为主导的冷链物流模式;四是以冷库为主体的冷链物流模式。目前,生产企业如上海光明乳业、河南双汇、内蒙蒙牛、江苏苏食集团、上海食品公司、天津水产集团等冷链都有新的突破。上海百联、北京物美、江苏苏果等连锁集团以及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北京二商集团冷链物流大步推进。锦江低温、山东荣庆、重庆雪峰、中外运裕和、上海天天大众低温物流公司等冷链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烟台冰轮股份公司生产的制冷设备年销售额突破30亿人民币。 
    (4)外资快速进入中国冷链物流、冷链装备与冷链基础设施建设。 
    美国冷链物流巨头英格索兰在中国已投资4亿多美元,设立11个生产厂,3个贸易公司。其下属冷王与开利合资生产冷藏库与冷藏车。美国另一冷链巨头普菲斯将在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进军冷库市场。日本三井联手上海食品公司与大众交通股份合资组建新天天大众低温物流有限公司。澳洲太古公司与广东食品进出口集团合资成立广东太古冷链物流公司。进军中国冷链物流市场的还有普洛斯、夏晖、怡之航、世界速递、意露国际等企业。 
    (二)存在的问题 
    1.农副产品冷藏运输率低,损耗大,物流成本较高。目前中国大约有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太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果蔬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率达25%-30%,而发达国家控制在5%以内,美国只有2%。 
    2.冷藏运输设备陈旧落后,数量很少,现代化冷库容量不足。据《中国汽车工业年鉴》统计,2008年中国有保温车、冷藏车和保鲜车3万辆,而美国有20多万辆,日本12万辆。冷藏保温汽车只占货运车总量的0.3%左右,而美国为0.8-1%,英国为2.5%-2.8%,德国为2%-3%。据《中国交通年鉴》统计,截止2008年底,铁路冷藏运输量仅占易腐货物运输量的25%,不到铁路货运总量的1%;铁路冷藏车有7492辆,占运行车辆的1.34%,机械式速冻车辆与加冰冷藏车大多是国外要淘汰的产品。目前冷库总容量达到3800万立方米,但大多只能供肉类、鱼类的冷冻与贮藏,功能单一,使用率只有20%-30%。多功能的、适用于果蔬冷库、加工型冷库,批发零售冷库严重缺乏。 
    3.冷链物流是一个系统,缺乏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出现冷链断点,冷链产业链断裂,严重影响冷链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冷链物流涉及到生产商,如生产地头、牛奶场、食品加工厂等等,存在滥用农药、添加剂等问题;涉及到冷链物流商,存在冷链运输车辆不合格,有的为省油而人为不制冷;涉及到经销商,在销售环节存在储存、货柜不达标,一些本合格的产品变成不合格;涉及到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也涉及到政府监管,职责不清,执法不严,缺乏全过程监控。 
    4.市场化程度低,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由于工业品物流可以规模运作,利润率相对较高,所以起步早,发展快,而农副产品物流由于中国农业是小农生产方式,物流难度大,特别是冷链物流一次性投入大,回收慢。所以,农副产品物流相对来讲市场化程度低,特别是专业冷链物流公司发展严重滞后,满足不了快速增长的冷链物流需求。 
    三、中国冷链物流发展的六大任务 
    (一)政府统筹规划,大力推动。对粮食物流、棉花物流、烟草物流、冷链物流等作出相应规划,定出目标与达到目标的措施,并给予人、财、物方面的大力支持,国家发改委仍要把支持农副产品物流发展项目作为贴息贷款与技改项目的重点。商务部2006年以来已支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冷链项目92个,新建冷库55万立方米,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冷链项目171个,应当继续加大力度。财政部的支农物流项目仍要推进。冷链物流要实行政府推动力与市场推动力并举。 
    (二)把冷链产业上下游结成供应链,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实行全过程监控,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精细化、标准化、智能化建设,改变各自为战的局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以追溯,找出真正的原因。特别是推进信息共享,提高冷链全程透明度,要加快冷链标准化的制修订,并与国际接轨。 
    (三)加强冷链物流技术研究与新技术推广,加强现代冷藏车、冷库建设。包括生鲜农产品采后低温加工包装保鲜技术、连接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全过程的冷冻、冷藏链技术,全程监控的信息化技术,机冷式冷藏集装箱技术等等。要加快发展现代冷藏车与冷库,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冷链物流需要。要推进冷链物流中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的多式联运。 
    (四)加快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建立冷冻冷藏产品加工配送中心,推进集约化共同配送。对现有冷链资源进行重组与整合,提高效率。对综合性或专业性冷链物流企业要给予必要的支持,特别是政策与金融支持。 
    (五)进一步对外开放,引进国外先进的冷链物流技术与装备,运作模式与管理经验。可以派出去,请进来相结合。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实现创新,享有中国自主的知识产权。 
    (六)大力培养冷链物流专门人才。目前,冷链物流人才短缺,包括研发人员、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要通过学历教育、在职培训逐步得到解决。 
    发展冷链物流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让我们一起为此而作出不懈的努力。

[发表/查看评论]
分享到: 更多
 想阅览更多相关资讯吗?  我要搜索:
  物流聚焦 更多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 二级公路仍违规收费 发展鲜活品冷链物流潜 全国34城生猪价同比涨  “毒黄瓜”恐慌蔓延欧洲
 返回中国冷链物流网首页
  返回资讯频道首页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网易微博 搜狐微博
供求信息库      

北京市 上海市 天津市 重庆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甘肃省 新  疆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  西 海南省 四   川 贵州省 云南省 陕西省 西   藏 青海省 宁   夏 香   港 澳   门 台   湾

企业服务信息    
最新物流招聘信息    更多 
最新物流求职信息    更多 
热点博客    进入博客  
物流论坛   进入论坛 


版权所有:中国冷链物流网  著作权与商标声明 | 法律声明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声明 | 网站律师 | 友情链接 | 会员注册 | 网站备案  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11 中国冷链物流网 www.cclc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冷链物流网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易通企业

免责申明:本站所有资料信息均由网友及会员自由发布,本站不承担由于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所有本网站内容的知识产权归本网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摘录、复制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广告咨询及投放热线电话:020-66623956   中国冷链物流网在线QQ交流 中国冷链物流网在线QQ交流 E-mail:cclcn56@126.comcclcn56@163.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ICP备案/许可证号:粤ICP备191268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