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建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展开。在港区建设进程中,新区领导层提出了“综合大港建设只有参与者,没有旁观者”的口号,在每一个环节实施“嵌入式”管理服务模式,以突破重点难点问题激活工作全局,上下同心,合力推动综合港区建设提质、提速。
科学调度 全力推进
今年3月30日,黄骅港综合港区二期工程开工。渤海新区领导层一班人殚精竭虑,靠前指挥,新区领导多次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对综合港区建设科学调度,重点、难点问题现场办公,加快了工程进度。
20万吨级航道工程是整个二期工程的核心,主要包括航道开挖工程、防沙堤延伸工程以及中海油海底输气管线改造工程等,总投资约43亿元。区领导调动新区所有的行政资源,建立责任体系,要求把工期、质量、安全等事关港口建设大计的事情抓实、抓深、抓细,有关部门加大跑办力度,截至目前,航道和防沙堤延伸工程已通过省发改委立项审批,项目用海论证、预审、安评报告、环评报告等各项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工程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同步进行,预计10月底前完成。
中海油海底输气管线改造工程是推进项目进展的前提。经过协商,沧州市政府已与中海油签订了海底输气管线改造框架协议,总投资约3亿元的改造方案已基本确定,工期约209天,近日即可签订正式协议。目前,中海油天津分公司正在进行施工设计和材料、设备订购。航道开挖工程将与改造工程同步进行。
科技攻坚 又好又快
在综合港区二期工程建设现场采访,打破常规是笔者听到的最多的词语。
沧州渤海港务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开始施工的20万吨级航道防波堤延伸工程一标段长度为4.4公里。面对这一关键工程,他们打破常规,工程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以“并行”的思路提高效率,指挥员和专业团队同在“前线”摸爬滚打,40多次项技术难题被一一攻克。
自正式开工一个多月以来,该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顺利,截至8月3日,该工程砂垫层抛填累计完成总进度的39.8%,袋装中粗砂完成47.7%,现各项工程正有序进行。
打破常规不等于蛮干,“胆量”加上科技的支撑,才能变成现实。渤海新区聘请国内多位著名专家以及设计、监理等单位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完善,为港口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技术把关。
在“干”与“抢”、“争”与“创”的浓厚氛围中,30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应用到综合港区建设之中,现代科技助推港区建设又好又快。
码头建设的配套工程——— 航道南侧围堰二期工程和一、二港池围堰工程,总投资巨大,沧州市发改委已批准立项,前期工程地质勘察和测量工作已进场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已全面铺开。
协调沟通 多元给力
渤海新区整合各种资源,变“一元参与”为“多元给力”,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保证了港区建设的质量与效果。
沧州海关驻黄骅港办事处多次协调总署、总关和沧州海关领导到渤海新区参加各项开港准备会议,建立沧州海关与管委会联系沟通的热线,解决开港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对新区进出口企业和进出口环境进行调研,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服务企业更有针对性。
黄骅海事局则着力做好协调、沟通、“粘联”各责任主体的工作。在渤海新区管委会的统一领导下,他们协调海警、边防、港航、渔政、安监、气象和医院等14家单位建立了海上施工安全领导小组,不定期开展海上联合执法、搜救应急演练等工作,为港区建设提供和谐环境。
上下同心,真抓实干,建设速度不断提升。目前,综合保税区正在有序推进。白庄五金、震龙炊具、邢台晶澳太阳能、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等63家企业与渤海新区达成了入驻综合保税区的意向。《沧州渤海新区物流总体规划》已编制完成,现正在编制各专业园区控制性详规。大华国际物流交易中心、渤海新区化工产品交易平台等10余个物流项目已开展前期工作。
来源: 河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