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连天健网
一、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的发展定位及产业方向

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规划图
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是大连市政府批准设立的东北唯一的以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和冷链物流产业为主的产业园区,是大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规划总面积92.94平方公里,主要发展以海水制盐、淡化、发电等综合开发利用为主的新兴海洋产业;以水产品和食品生产加工、冷冻仓储、贸易物流为主的冷链物流产业。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到“十二五”期末,园区将建成对内辐射东三省、京津冀和内蒙东部,对外辐射东北亚的东北最大的区域性龙头冷链物流基地,形成百亿级的现代产业集群。
围绕这个发展目标,园区确定了“一城两港六区”的规划发展格局。一城,即建设以综合冷链物流产业区与综合配套生活服务区为主的50万人口规模的冷链物流城;两港,即建设和完善既有的杏树国家级中心渔港,规划建设黑岛港,进一步完善海上集疏运体系和功能;六区,即集中建设4.7平方公里的新兴海洋产业区,20.4平方公里的食品加工区,3.8平方公里的港口、冷链物流区,1.4平方公里的黑岛港口贸易区,5.3平方公里的南海旅游度假居住区和6.9平方公里的桃园、青台山生态宜居新区。

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喜福多水产品加工车间
二、园区发展优势
第一,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园区位于黄海之滨的金州新区杏树街道,现有人口2.8万人。地理位置开阔,陆海连通,距大连新机场51公里,距周水子国际机场67.3公里,距大连港59公里,距大窑湾港39.2公里。东南临黄海,与长海县广鹿岛隔海仅有6海里。从大连全域来看,园区是沟通大连南北的重要节点。就海上区位而言,可辐射辽宁沿海经济带、东三省、内蒙、日本、韩国、俄罗斯,为冷链物流基地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拓展空间。
第二,具有天然的资源优势。园区海域资源十分丰富,海岸线长21.7公里,海域面积达130平方公里,是大连海参、鲍鱼等水产品的主要产区。在建的杏树中心渔港水产品综合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总规模达20万吨,为冷链物流中心提供了必要条件。
第三,水、电、路、港等基础设施完备。新建的登华水厂及市政供水管网保证了园区充足的淡水供应,水厂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规划了日处理能力6000吨的污水处理厂。2座6.6万伏变电所和1座22万伏变电所正在规划建设中,可满足园区用电需求。园区海陆交通便利,交通网络密集,运输方式多样,可自由通达整个东北及东北亚地区。201国道、滨海大道、丹大高速、疏港公路、金城铁路等国省干线穿境而过,园区公路密度达120公里/百平方公里,已建成的北方最大的国家级中心渔港和规划中的黑岛港为建设冷链物流基地奠定了良好的港口服务和设施基础。
第四、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基础。园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2家,其中水产品加工龙头企业4家。去年新签约新兴海洋产业和冷链物流产业项目3项,总投资21亿元。在谈项目10个。园区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冷链物流和水产品加工、交易基础。目前,市委、市政府正在统筹整合全市的水产品交易、物流市场资源,将把全市水产品交易和物流市场向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集中,为我们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三、重点推介项目
此次我们园区共带来了4个招商项目。下面我为大家做一下重点介绍。

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客货码头
第一个,新兴海洋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项目
新兴海洋产业园区是依托中心渔港发展海洋生物开发利用、水产品加工、海洋运输、海水淡化及海水化学元素提取等产业项目园区。重点进行土地平整和园区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等可以采取BT的方式运作。
第二个,食品加工区项目
食品加工区是冷链物流园区六大功能区中的一个区域,位于园区的东亮村,主要发展食品及保健品加工企业。此区域将填海形成近20平方公里陆域面积,填海工程和基础设施可采取BT的方式运作。

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渔业码头
第三个,渔港水产品交易市场二期工程
渔港水产品交易市场二期工程是港口、冷链物流区的重点工程。占地面积13.8万平方米,一期1万平方米的交易市场已完工。二期建设两座2万吨冷库、3座1万平方米交易大厅。

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水产品交易市场
第四个,南海商贸度假区项目
这个项目是为冷链物流园区配套的体现欧洲风情,集旅游、餐饮、商住、海滨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项目占地面积1.48平方公里,位于杏树街道骆驼石村和杏树村南部,拥有3公里长优质沙滩资源,海水水质连年居全市之首。我们衷心欢迎国内外投资开发企业到我园区投资建设,共谋发展。
各位嘉宾、朋友们,海洋产业和冷链物流正在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一个新兴产业的诞生,必将带来巨大的财富。现在,全东北的海洋产业资源正在向我们这个园区汇集,如果您想成为新兴海洋产业和冷链物流产业的领军者,大连冷链物流及食品加工园区就是您的最佳选择,我们将提供最好的服务,帮助您实现梦想。
|